精力管理

作者:吉姆·洛尔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3

顾文姬评分

4

1555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精力管理内容简介

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时间管理已不再是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匆匆忙忙,风风火火;面对沉重的工作负荷,我们努力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我们上紧了发条,但是我们却彻底地垮了。一天中有多少个小时是固定的,但是我们所能调动的精力却不是这样的。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编著的《精力管理》证明:尽管我们不能挤出额外的时间,也不能减轻自己的压力,但我们可以调动更有意义的东西——精力!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基础。 这个突破性的观点可以根本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精力管理》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提供了管理精力的方法,核心就是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该培训体系源自作者和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25年来的合作,因为在体育界获得成功,因而得以推广到其他需要高效能的领域,主要是商务领域。许多名列《财富》500强的公司都是该培训的客户。 《精力管理》将帮助你: ·调动四种关键的精力资源; ·通过周期性补充精力来平衡精力消耗; ·突破舒适区,增强承受力; ·创建详细的、积极的管理精力的仪式。 最重要的是,《精力管理》提供了一张能从此改变你的生活的路线图,使你体能上充沛、情感上相连、思想上集中,精神上一致,在工作上和工作之外变得更加投入。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我们常常问客户,他们在生活中是否经常体验到愉悦或深刻满足的感觉?最常见的答案是“极少”。请思考一下你的生活。每周你会拿出几个小时仅仅做一些有趣放松的事情吗?有多少时间你感到自己彻底的放松?你上一次摒弃杂念、完全投入某件事情是什么时候?

优化思维精力的关键因素包括思维准备、构建愿景、积极的自我暗示、高效的时间管理和创造力。

她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动力是避免出错,即使很小的失误也让她感到无地自容,害怕受到自己和他人的批判。……追求卓越的心理已演变成一种暴力。(P156) 外在激励实际上会损害内在激励。(P157) 回避现实,尤其是将负面行为合理化,会消耗大量的精力(P168)

你有多少负面精力耗费在了自我防御上——沮丧、愤怒、恐惧、怨恨和妒忌?反之,你有多少正面精力投入在成长和产出上?(P177) 你是否明智且高效地投资了你的精力?(P177)

精神功课既是精力消耗的过程,也是精力更新的过程。例如,冥想需要调动高度的注意力使思维平静,同时也会带来意志的开阔、内心的沟通,甚至喜悦的情感。(P134)(从精力消耗中被滋养) 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活出生命的意义》(P137)(我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书中不够投入的罗杰:精力低下、缺乏耐心、消极、人际关系淡薄、缺乏热情。(p34)

罗杰花费了太多时间应付外界的问题,反而不再思考自己对于生活的期望。……精力的强大源头在于目标清晰……他未曾培养深刻的价值观。(p41) 应急性适应——只能快速聚集精力,而不考虑长期后果:最后,罗杰选择了用心不在焉的方式对待生活——通过不投入任何事来保存精力,也不留给自己深入思考的余地。(P189)

专业运动员通常90%的时间都在训练,为了在剩余10%的时间里取得结果。他们的生活围绕着增强、保持和恢复精力的主题,为短期的高强度竞技做准备。以实用为出发点,他们精确规划的日常作息也各方面的精力管理设定了严格的程序——吃饭睡觉,训练休息,情绪控制,心理准备,保持专注,定期自查目标完成情况等等。然而,大多数普通人从未接受过类似的系统训练,每天仍需要坐到8-12小时的最佳表现。(p22)

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p27) 系统性承受超过限度的压力,来增强:情感、思维、意志。(p44)

我们的意愿和自律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薄弱。如果某件事你每次做之前都要思考,你很可能不会长久坚持这件事。(p28)

最佳时刻: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身心为了达成艰难目标或完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愿达到极限的时候。(《心流》)

A:“应急“的习惯或许能在短期内帮我们解决生活的难题,长期来看却会极大损害我们的能效、健康和幸福。

我们体内的长期循环的压力激素可以临时提供能量,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会诱发一些症状,如活动过度、好斗、不耐烦、易怒、生气、自我陶醉和对他人的感受反应迟钝。

我们人生各个方面的“肌肉”之所以得不到增强,是因为我们往往在一感到有点压力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就会放弃训练,驻足不前。要想满足人生中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就必须学会系统地对不够发达的肌肉进行训练。那些会让我们产生不适感的压力其实都有可能增强我们的承受力…无论是身体情感思想还是精神层面的,只要我们的肌肉在锻炼后得到适度恢复,就如同著名哲人尼采所说,那些所不能摧毁我们的会使我们变的更强大。 原则4,积极的精力模式,极其详细的精力管理的规律性程序,是全情投入和保持高效能的关键。

请思考以下场景: 你参加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会议,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废话,但是刚到下半场你的持力就急剧下降,连集中注意力都支得急剧下降,连集中注意力都变得极其困难。 你精心规划了一天的12个小时,但是到了中午你的精力就走向了负面,毫无耐心、焦虑易怒。

追求压力 生活是一系列短跑而非马拉松 放松是有效产出的时间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

“80/20”原则。如果你吃的食物中,有80%能够提供足够补充精力和健康所需的能量,那剩下的20%你就可以吃你喜欢的任何食品——只要你能控制不超量。

没有什么坚定不移的价值观,他也就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控制自己的烦躁情绪、区分轻重缓急以便集中精力。有这么多让他忙的事,他几乎没有精力考虑他所做的选择。想到生活只会让他觉得不自在,因为好像什么也不可能改变。 罗杰几乎拥有他曾经希望从生活中得到的一切,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感觉到疲惫不堪、灰心丧气、劳累过度和怀才不遇。罗杰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是一些他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受害者。

每90~120分钟他就稍微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喝点水,至少稍微走两步。仅仅就是这个调整,让威廉不到两个星期就将下午的精力提高了30%。 自然界本身有它的脉动,一种在活动和休息之间周期性的像波浪一样的运动。想想潮涨潮落、季节变化,以及每天的日出日落。同样,所有的机体都遵循一种维持生命的有规则的变化—候鸟迁徙、熊冬眠、松鼠采集坚果、鱼产卵,所有这些都有规律。 想一下一个健康的脑电图或心电图起伏的波形,然后再想想与此相反的情况:一条直线,意味着什么。

迈克尔的第二个承诺是当他发现自己在夸大其词时尽快改正,无论这可能有多么尴尬。他发现增强这种意识、对自己的言语负责对他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让他感到欣慰。 他在执行新仪式的头几周里有五六次纠正了自己的毛病,此后,他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能在真正说出不准确的话之前管住自己。不到一个月,说出实情变得更条件反射了。

因为我们常常把自己的需求视做紧急的,把注意力从这些需求上转移会导致非常原始的生存恐惧。我们会担心,如果真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谁又会为我们着想呢?为了他人或一项事业而把个人利益放到一边是勇气的表现。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热衷于自己的事最终会消耗掉精力并妨 碍效能。我们越是老想着自己恐惧和担心的事,我们能用于积极行动的精力就越少。

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不得不了解自己,然后更进一步地,我们不得不告诉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的希望。 我们不要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要把自己想成是被生活提问的人—每天每时。我们的回答不在于说什么想什么,而在于采取正确的行动和正确的引导。生活最终意味着,承担责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以及完成它不断为每个人安排的任务。

如果你每天都需要靠喝咖啡来维持清醒,靠喝酒来帮助入睡,那你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生活的直线性而已。

当保罗感觉有必要在工作中做出某种批评性的反馈时,他开始用我们称为“三明治”的方法。他首先对那个人的表现给以某种真诚的积极的评价;接下来,他把他的批评性反馈意见表达得像是讨论而不是训斥,表现出他的理解有可能不完全准确;最后,他用一些鼓励的话结束。

We grow at all levels by expending energy beyond our normal limits, and then recovering.

吃什么也很重要。我们应多食用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品。血糖生成指数(GI)衡量了食物释放糖到血液中的速度。释放速度慢的食品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能量来源。

只有真正深刻地关心自己所做的事情,认为自己所为真正有意义,人们才有可能做到全情投入。使命感是我们的火种,我们的动力,也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要想保持生命的跃动,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有节奏消耗和更新精力”

精力管理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吉姆·洛尔

吉姆·洛尔

吉姆·洛尔(Jim Loehr)全球著名心理学家,其革命性的精力管理训练系统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认可。在洛尔博士30多年的研究中,他始终相信个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性格的力量,并指出性格同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精力管理训练塑造的。洛尔博士曾同来自体育、医疗、法律、商业等领域的顶尖人物合作,帮助他们突破瓶颈,获得更持久的高效表现,个人与组织客户包括宝洁公司、雅诗兰黛、FBI人质营救小组、网球冠军吉姆•考瑞尔以及奥运会速滑冠军丹•詹森等。他还是美国心理协会、美国体能协会、应用运动心理学协会等专业组织的正式会员。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精力项目机构(Energy Project)的CEO和总裁,该机构致力于帮助组织取得持续的最佳表现,满足员工的需求,点燃组织和领导者的激情。他曾经是《纽约时报》记者,《新闻周刊》的编辑,《时尚先生》签约作者及《快公司》的专栏作家,出版过多部畅销书。基于对高效表现的跨学科研究,施瓦茨一直积极致力于改变这个世界的工作方式。与托尼合作过的公司和组织包括谷歌、可口可乐、安永、美银乃至全球经济论坛等。2013年,施瓦茨在《纽约时报》上开设了双周专栏“Life @ Work”,他还常常在《赫芬顿邮报》《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也参加CBS的This Morning节目。

吉姆·洛尔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