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朝圣路

作者:周国平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9

顾文姬评分

5

55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各自的朝圣路内容简介

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在当代散文界占有重要一席,其精神价值和文学水准是那些急功近利、好为人师、胡乱解读和“感悟”生活的作坊匠们无法企及的。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他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敬。北岳文艺出版社在出版《安静》和《守望的距离》之后,推出本书,三本书可整合成周国平散文三部曲,而本“三部曲”也是目前图书市场上周国平散文的最权威读本.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托尔斯泰年老时,一个美国女作家去拜访他,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了,托尔斯泰回答说:“这是无聊的事情。书太多了,如今无论写出什么书来也影响不了世界。即使基督再现,把《福音书》拿去付印,太太们也只是拼命想到他的签名,别无其他。我们不应该再写书,而应该行动。”

我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所以,对于我来说,写作何尝不是一种行动呢。

世界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 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

你会发现,每个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有时候,夜深人静之时,我独自漫步在灯火明灭的北京街头,望着被五光十色的聚光灯照亮的幢幢高楼,一种赞叹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在浩瀚宇宙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可爱的人类竟给自己造出了这么些精巧的玩具。我还庆幸于自己的发现:都市最美的时刻,是在白昼和夜生活的喧嚣都沉寂了下去的时候。

我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加繁忙,也享受着比任何时代更加丰富的物质,却任然感到失落,那就证明我们身上有着一种东西,它独立于我们的身体极其外在的活动,是它在寻求、体验和评价生活的意义,也就是它在感到失落和充实。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世上本无奇迹,但世界并不因此而失去了美丽. 我甚至相信, 人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们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在人认识到世上并无奇迹却仍然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

过去,教育的目标是为职业做准备。现在,教育应该为人民能够有意义地利用闲暇时间做准备。也就是说,应该使人们有能力在闲暇时间过一种有头脑的生活,而不是无所用心的生活。在编者看来,阅读名著无疑最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童心和成熟并不互相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仍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图片1>

另一種是面對他人的自卑,這種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他人比較,崇拜強者,相應地也就渺視弱者。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

孩子的心灵是向本质开放的,他们本能的排斥一切老生常谈、辞藻堆砌、故弄玄虚等等,决没有大人们的那种文化虚荣心,不会逆来顺受或者附庸风雅。

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这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不该对他有任何要求,在世间一切秘密中,唯此种秘密最为神圣,别种秘密的被揭露往往提供事情的真相,而此种秘密的受侵犯却会扼杀灵魂的真实。

世俗的祸福,在善者都可转化为一种精神价值,在恶者都会成为一种惩罚。善者播下的是精神的种子,收获的也是精神的果实,这就已是善报了。恶者枉活一生,未尝体会过任何一种美好的精神价值,这也已是恶报了。

女性虽然容易为生活中的小事和事物的外表烦恼,但是面对及其重大的事情却十分沉着。形象的说,女性的头脑只是外部多变,其中枢却相当稳定。相比之下,男性的那个深处中枢始终是不成熟的,需要不断的重新定向。

爱便是一种犯傻的能力。

爱本质上是一种指向弱小者的感情,在爱中,占优势的是提供保护的冲动,而非寻求依靠的需要。

老同学的相聚提供了一个机会,是每个人得以用老同学的眼睛来看自己,跳过一大截岁月看到了已被自己淡忘的学生时代。 那么,老同学就是互相的青春岁月的证人,彼此不自觉地寄存着若干证据,而在久别以后的相聚时刻,他们得以暂时地把所积存的证据相互交还。当然,久别是必要的,因为经常会面肯定会冲淡对早年同学生活的记忆。当然,相聚也是必要的,否则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彼此还保存着如此珍贵的记忆。所以,老同学——以及一切曾经共度青春岁月的人们——久别以后的相聚是人生一种难得的经验。

一切最高的奖励和惩罚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为本身给行为者造成的精神后果。高尚是对高尚者的最高奖励,卑劣是对卑劣者的最大惩罚。上帝的真正宠儿不是那些得到上帝的额外恩赐的人,而是最大限度实现了人性美好可能性的人。当人性的光华在你的身上闪耀,使你感受到做人的自豪之时,这光华和自豪便已是给你的报酬,你确实会觉得一切外在的遭际并非很重要的了。

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现实主义文化”一方面只关心生活的外部状况,忽视内心生活,另一方面又把人封闭在狭隘的世俗范围内,与广阔的宇宙生活相隔绝,从而使现代人陷入了“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

帕斯卡尔说:“人是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 人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他的精神生活。

最真实最切己的人生感悟是找不到言词的。对于人生最重大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在沉默中独自面对。我们可以一般地谈论爱情、孤独、幸福、苦难、死亡等等,但是,倘若这些词眼确有意义,那属于每个人自己真正的意义始终在话语之外。我无法告诉别人我的爱情有多温柔,我的孤独有多绝望,我的幸福有多美丽,我的苦难有多沉重,我的死亡有多荒谬。我只能把一切藏在心中。

都市最美的时刻,是在白昼和夜生活的喧嚣都沉寂下去的时刻。

“從最個別的逃向最一般的,從命運逃向生活,從沉默的深淵逃向語言的岸”,

“不能共享沉默的兩個人之間,任何言語都無法使他們的靈魂發生溝通。”

“一切語言之門便向他打開了”。

各自的朝圣路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周国平

周国平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作者以接近不惑的年龄迎来了迟到的青春,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一切都仿佛正在开始,要在哲学的事业上有一番作为。然而,也是在此期间,在周国平的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

周国平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