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舞文弄墨
并非舞文弄墨内容简介
这本小书入30位英国作家的作品,涉及十七世纪的随笔、人物特定、席上谈,十八世纪的期刊论说和政论文,十九世纪的小品文和历史著作,二十世纪的文论、游记、科普文等,反映了英国不同时代的散文特点,供读者阅读赏析。汤玛斯·莫尔(1478—1535)《理查三世史》片断:琪恩·肖厄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1.谈读书2.谈美3.谈高位4.谈真理5.谈结婚与独身汤玛斯·欧佛伯利(1581—1613)1.装腔作势的旅行者2.侍女约翰·韦勃斯特(1578—1632)一个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约翰·塞尔登(1584—1654)《燕谈录》(1689)选段艾萨克·沃尔顿(1593—1683)1.《垂钓全书》(1653)选段2.《沃顿传》(1651)选段3.《胡克传》(1665)选段托玛斯·勃朗(1605—1682)1.《医生的宗教》(1643)选段2.《瓮葬》(1658)选段旦尼尔·狄福(1660—1731)1.《英格兰、威尔士纪行》(1724)选段2.《摩尔·弗兰德斯》(1722)选段江纳善·斯威夫特(1667—1745)1.扫帚把上的沉思2.零碎题目随想(选段)3.预拟老年决心4.《一个小小的建议》选段5.致一位新任神职的青年先生的信(选段)约瑟夫·艾狄生(1672-1717)《旁观者》报(1711—1712)选段玛·渥·蒙太古(1689—1762)1.致锡索魏特夫人2.致马尔伯爵夫人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1.致切斯特菲尔德爵爷书2.《英语词典序言》选段威廉·科贝特(1762—1835)1.马尔勃罗2.牛津3.射手4.温泉胜地5.鸣禽查理士·兰姆(1775—1834)致华兹华斯函威廉·赫兹列特(1778—1830)《论学者之无知》(1818)选段约翰·济慈(1795—1821)书信选段汤玛斯·卡莱尔(1795—1881)1.《法国革命》(1837)选段2.《过去与现在》(1843)选段乔治·白并顿·麦考莱(1800—1859)《英国史》第三章(1848)选段乔治·伯纳·萧(1856—1950)1.写剧理论2.《易卜生主义的精髓》(1891)选段3.短论一束4.以信代序5.贝多芬百年祭麦克斯·比尔博姆(1872一1956)一件事勃特伦·罗素(1872—1970)《记忆中的画像》(1956)选段里顿·斯屈奇(1880—1932)《维多利亚女王传》(1921)选段弗琴尼亚·吴尔夫(1882—马41)《普通读者》(一集,
热门摘录
如果在那些通常被人憎恨的事物中有哪一件是我所鄙视和嘲笑的,那就是理智、美德和宗教的大敌——群;群是一个人数众多的怪物,把它拆散,它像是一个个的人,上帝创造的有理智的人;但把他们掺到一起,就会变成一只巨兽,比那多头的水怪许德拉还要惊人。把他们叫做愚人并没有破坏仁慈的的原则;所有宗教作家都给他们起这个称号,经文里所罗门就是这样写下的,我们的信仰也规定要这样相信。
一切地方、一切气候对我都好像是同一个国度:无论我到何处,无论在哪条子午线下,我都在英国。 注:李白:不知何处是他乡。
社会上最有头脑的人是干实事、通世故的人,他们从亲身所见所知发言,而不是根据事情必须如何的假定来纠缠细事末节。
妇女往往比男人跟多所谓“良好的理性”。她们不像男人那样会有种种藉口,也不牵涉在许多理论之中,判断失误靠当时直接印象,因而也更准确更自然。他们不会推错道理,因为他们根本不推理。他们不是按定规想事或说话,因而说得更有说服力,更风趣,更有道理。凭了会说话,又风趣,也有道理,她们一般能管住丈夫。当她们写信给朋友(不失为出版而作文),她们文章的风格也比大多数作家好---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最会想办法,最无偏见。”
一眼看到牛津的许多房屋,据说都是献给所谓“学术”用的,我不免想到呆在这些屋子里的懒蜜蜂和这里训练出来的毒黄蜂!但是话得说回来,虽然其中有人颇为恶毒,最大最普遍的特点则是愚蠢:头脑空空,毫无真才实学,所谓“受过教育”的院士之中,有一般来呢做杂货店绸缎铺的伙计也不配。1821年11月18日
关于诗我有不多几条信条。。。。。。首先,我认为诗应当写得有点恰到好处的过分,以此来使读者惊讶,而不是靠标奇立异。要使读者觉得是说出了他自己最崇高的思想,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第二,诗的美要写到十分,要使读者心满意足而不止是屏息瞠目:形象的产生、发展、结束应当自然得和太阳一样,先是照耀着读者,然后肃穆庄严地降落了,使读者沐浴于灿烂的夕照之中。当然想想怎样写诗要比动手写诗容易得多,这就引导了我的第三个信条:如果诗来得不像树长叶子那么自然,那还不如干脆不来。
“普通语言”哲学家的毛病
你也许会说,一把扫帚不过标志着一棵头冲下的树而已,那么请问:人又是什么?不也是一个颠倒的动物,他的兽性老骑在理性背上,他的头去了该放他的脚的地方,老在土里趴着,可是尽管有这么多毛病,还自命为天下的改革家,除弊者,伸冤者,把手伸进人世间每个藏污纳垢的角落,扫出来一大堆从未暴露过的肮脏,把原来干净的地方弄得尘土满天,脏没扫走而自己倒浑身受到了污染;到晚年又变成女人的奴隶,而且是一些最不堪的女人,直到磨得只剩下一支根株,于是像他的扫帚老弟一样,不是给扔出门外,就是拿来生火,供人取暖了。
人受到社会指责时,有三种对付办法:不屑一辩,对骂,改正。不屑是假的,改正不可能,所以通常采用的是第二法。 人常被说成是不认识自己的弱点,但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认识自己的长处。这情况有如土地,有的地含有金矿而主人不知 少年之オ,在于发明;老年之オ,在于判断。值得判断的东西越来越少,判断者也就越来越难讨好。如此变化,贯穿一生。等我们老了,朋友们发现更难于使我们高兴,同时也不在乎我们是否高兴了。 没有一个聪明人希望自己变年轻些。
爱因斯坦是一个能问非常简单的问题的人,而他的生活和工作所表明的是:当回答也是简单的时候,你听到了上帝在思考。
不合适,你只愿她长得略高。凡是在她年轻时见过她的人都这样说。当然也有某些人现在看了她(因为她还活着),觉得她绝不可能那样漂亮。我认为这种判断类似把一个死了多年的人从坟墓里挖出头骨,凭它来猜想此人过去是否美丽一样,因为她现在老了,瘦了,干瘪,枯缩了。
人们总是把作恶的人刻在大理石上,而行善的人则反而委名于尘土。这个女人的遭遇就是一个好例子,因为她今天所乞求的活着的人如果当年没有她,则今天乞求的该是他们了。
并非舞文弄墨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