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表情
城市表情内容简介
集结37位摄影大师,超过300张代表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摄影在不同主体间穿梭,编织成影像世界的意义网络。1936年本雅明提出“机械复制时代”来临,摄影作为视觉文化的代表,就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变迁紧密相关。本雅明认为,“灵晕”(Aura)的衰竭来自于现代大众占有复制品的强烈愿望,大众媒介打破了传统社会艺术作品与观赏者之间的距离,使过去面对艺术作品的神圣感变为占有欲。摄影就是一种你发现周围世界的记录方式。出片好与坏,与手里的工具(也就是器材)关系不大,更多的是相机背后的那颗脑子。你的视角不同,出片就自然与别人有别。书中的各国摄影家以影像方式观看、体验都市与都市生活为前提,他们在闲逛时身心放松,全身感受都市的细胞处于全面开放状态,心灵处于最善解人意的状态,因此,他就有可能邂逅都市的秘密,遭遇世间的惊奇,获得与都市灵犀相通的无上喜悦。这是一种通灵的喜悦。摄影在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与图像通灵交感、超越对象的具体性而获得一种精神感悟的心灵通灵术。《城市表情》介绍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30余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他们之中既有像阿杰这样的以纯粹记录都市全部细节为己任的摄影家;也有像桑德这样的通过为都市中
热门摘录
2000年8月7日,在东京新宿的一个名叫“龙泽”的咖啡馆里,年已62岁的森山大道接受了本文作者的采访。当他在回答自己的摄影为何总是保持一种年轻的活力的提问时,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摄影是一种青春的行为。如果哪一天我没有了青春的感性,那么我的摄影也就完了。”原来,他的摄影保持清新与活力的秘密在于他的不衰的“青春的感性”。
他曾经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凝视是教育你的眼睛的唯一方法,而且还不仅仅是方法。凝视、窥视、倾听、窃听,尽可能地去了解。”这段话在道出了观察事物的根本方式的同时也一语道破了摄影本质上的道德缺陷。
城市表情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