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之夕:海派作家作品精选 (平装)

作者:施蛰存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7

顾文姬评分

4

50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梅雨之夕:海派作家作品精选 (平装)内容简介

收录《梅雨之夕》、《将军底头》、《上元灯》(节选)三个短篇集。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看下面北四川路上和蘇州河兩岸行人的紛紛亂竄亂避, 只覺得連自己心裏也有些著急 ⋯⋯ ⋯⋯ 他們在著急些什麼呢? 他們也一定知道這降下來的是雨, 對於他們沒有生命上的危險, 但何以要這樣急迫地躲避呢? 說是為了恐怕衣裳給淋濕了, 但我分明看見手中持著傘的和身上披了雨衣的人也有些腳步踉蹌了。 我覺得至少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紛亂。 但要是我不曾感覺到雨中閒行的滋味, 我也是會得和這些人一樣地急突地奔下橋去⋯⋯ 何必這樣的奔跑呢⋯⋯ 前路也是在下著雨 張開我底傘來的時候 我這樣漫想著⋯⋯

面前有着一个美的对象,而又是在一重困难之中,孤寂地只身呆立着望这永远地、永远地垂下来的梅雨,只为了这些缘故,我不自觉地移动了脚步站在她旁边了。

我将伞沉下了些,让它遮蔽到我们的眉额。人家除非故意低下身子来,不能看见我们的脸面。这样的举动,她似乎很中意。

但我却从此得到了一个新的发现:她很像一个人。谁?我搜寻着,我搜寻着,好像很记得,岂但……几乎每日都在意中的,一个我认识的女子,像现在身旁并行着的这个一样的身材,差不多的面容,但何以现在百思不得了呢?……啊,是了,我奇怪为什么我竟会得想不起来,这是不可能的!我的初恋的那个少女,同学,邻居,她不是很像她吗?这样的从侧面看。我与她离别了好几年了,在我们相聚的最后一日,她还只有十四岁,……一年……二年……七年了呢。

看下面北四川路上和蘇州河兩岸行人的紛紛亂竄亂避, 只覺得連自己心裏也有些著急 ⋯⋯ ⋯⋯ 他們在著急些什麼呢? 他們也一定知道這降下來的是雨, 對於他們沒有生命上的危險, 但何以要這樣急迫地躲避呢? 說是為了恐怕衣裳給淋濕了, 但我分明看見手中持著傘的和身上披了雨衣的人也有些腳步踉蹌了。 我覺得至少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紛亂。 但要是我不曾感覺到雨中閒行的滋味, 我也是會得和這些人一樣地急突地奔下橋去⋯⋯ 何必這樣的奔跑呢⋯⋯ 前路也是在下著雨 張開我底傘來的時候 我這樣漫想著⋯⋯

在灯下,我很奇怪,为什么从我妻的脸色上再也找不出那个女子的幻影来。

梅雨之夕:海派作家作品精选 (平装)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施蛰存

施蛰存

施蛰存(1905—2003)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随家由苏州迁居松江。曾先后入读之江大学、上海大学、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等。1928年起,参与创办第一线书店、水沫书店,创编《无轨列车》《新文艺》等杂志。1932—1935年主编《现代》杂志。1935年编辑《文饭小品》,参与主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等。同时从事小说、诗歌创作及外国文学翻译,是30年代极富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和中国文坛现代主义的推动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1947年返沪执教于暨南大学、光华大学。1952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转向古典文学、金石碑版研究。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枕戈集》等;编译《多情的寡妇》《域外文人日记钞》《轭下》等;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名词释义》《北山集古录》等;主编《词学》《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外国独幕剧选》等。

施蛰存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