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牖之艺
户牖之艺内容简介
《户牖之艺》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中的一本。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古建筑房屋门窗的装饰,包括门窗发展、宫殿门窗、寺庙门窗、住宅门窗、园林门窗以及关于各类门窗的比较等内容。作者通过实地拍摄、现场测绘等,积攒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出门窗丰富多彩的样式,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各个地区不同层面的文化内涵及风土人情。
热门摘录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朝廷颁行了一部《营造式法》,这是有关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官订专著,它记载了宋代各类建筑从总体形象到各部分构件的大小尺寸、做法以及用工、用料的数目等。
一扇格子门是由木条构成框架,框内再安装格网和木板,这种木边框称“桯”,位于门扇中间腰花板上下之边框称为“腰串”。······这样的格子门安装在建筑上,通常是两根柱子之间并列安四扇,如果建筑柱间宽广者可并列六扇,平时只开启中央的两扇,遇到进出人多时,四扇或六扇均可打开。
一扇格扇用四周木框组成框架,框架左右的立框称边挺,上下横向的边框称抹头,因为格扇由格心、裙板和绦环板几部分组成,所以抹头从上到下有好几道,因此一扇格扇的高低和复杂程度就看由几道抹头而定,于是格扇就有二抹、三抹、四抹、五抹与六抹之分。最简单的只有两道抹头,中间不分格心与裙板,从上到下都用木棂条组成格网,称为落地格扇,多用于园林的厅堂、水榭。最复杂的是六抹格扇,即除格心、裙板之外,上中下各有一块绦环板。
如意原为器物名,木制或竹制长柄,柄端作手指状,用以搔人身各处痒痒,可如人意,故称“如意”。也有将柄端作心字形的,它的功能不完全用以搔痒,有僧人讲经时,也手持如意,把经文记其上以备遗忘,因“如意”名称有吉祥意,所以有的将柄端作成灵芝形,云朵形,并用玉、石制作,逐渐成为一种供玩赏的器物了。
这种不能折叠的屏风称为“插屏”,还有一种可以折叠的屏风称“围屏”,使用时将他们打开放在厅堂主要位置的背后,不用时折叠存放。
户牖之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