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心理寓言
七个心理寓言内容简介
《七个心理寓言》中的系列文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可以视为作者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入门文章。如果你渴望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的亲密关系,看清楚普通的人际关系,这一系列文章一定会帮到你。想成为自己,就必须拨开关系的迷雾,破除掉别人强加于自己的意志。这就是作者写《七个心理寓言》的主要目的。
热门摘录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
阴影和阳光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你要把你以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完全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
阴影和阳光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大人们只要保护孩子、陪伴孩子就可以了,不必替孩子去做主。 塑造论的核心逻辑——“你不知道你,我们比你更了解你”
拥有丰沛的感觉,是一件非常非常美好的事。
越孤独,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越低,但外向者强有力地敲开了他的保护壳,这种强有力的努力,会让内向者感受到,他是有价值的,他是好的。
一个感觉丰沛的人,一个体验丰沛的人,是存在过的。
有很多人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回溯到和父母的关系以及童年的经历上后,就认为“除非改变父母,否则我无法改善”或是“因为无法抹去过去,因此我无法改善”;这是一种逃避,是将已成年的自己成长的责任放到了父母身上。自己不愿意承担自我成长的责任,就是一种沉溺性的发泄,没有益处。
渴望改变父母,和怪罪父母一样,都是没有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童年的经历和模式,是我们现在人格的基础。然而,我们长大后,与我们父母的现实关系的重要性,就不如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了。即使父母认错,道歉,改变;我们感动,流泪,释然;事后,我们的问题依然会存在,因为我们的内在模式没有改变,性格没有改变,命运也就不会改变。而这一切改变,都要靠自我意识。
我们很容易执着于某个人,如父母或伴侣,我们与之拼命纠缠,互相抱怨,彼此伤害,明明已伤痕累累却不肯放下——其实是不敢放下。因为我们把这个人当成了自己心灵成长的答案,我们认为,他们改变了,我就幸福了。执着的本质是渴望改造对方,根本的原因则是自恋——幼儿期产生的心理模式是妈妈对我好,说明我好,妈妈对我不好,说明我不好。但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是对方的心理结构和现实条件决定的,和自己的愿望关系不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懒惰!改变自己一个很小的习惯都不容易,何况改变本性呢,因此转而希望改变别人。
然而,除非一个人主动愿意作出改变,否则他不会因为别人的推动而发生改变。何况因为每个人都讨厌被强加意志,于是你越渴望一个人发生改变,那个人就越是抵触你的意志,并会忍不住走向相反的方向。因此,必须很清晰的告诉自己,放下改造梦想!
执着是因为想竭力逃避人生的真相。比如“没有什么人爱我”。但拥抱真相是走向解脱的唯一途径。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假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付出的内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委屈的,因为你付出多于索取。但你也是在害人,因为你的付出,其实会给别人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索取的外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受欢迎的,的确有许多人需要你用索取敲开他们厚厚的盔甲。同时,你也需要去审视一下,你的内心深处是否有着一个无比隐秘的地方,那个地方,锁着深深的内疚。
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拯救你。 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
我们渴望做自己。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一个总是不断诞生强人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失序与窒息不断轮回的社会。
孩子一出生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而不是一张白纸,更不是一个空瓶子。
你肯定见过许多人,在同事、朋友和陌生人面前表现得非常有礼貌、非常尊重对方,但唯独对配偶或孩子表现得特别没有耐心、特别粗暴。
假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他看似是对自己有信心,其实是对自己得到爱有信心。
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当一个人能够为自己的一切做选择时,他便是在做自己,便是成为自己,便是自我实现。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一点缺点,那不是因为他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恶”的地方。于是,他只能将他心中的恶投射别人身上。于是,他势必对周围的人无比挑剔。
一个人不能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并存,并因而不能容忍别人指摘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根本原因在于他童年得到的爱太少。得到的爱越少,他越觉得自己“坏”,他看似是不能容忍自己的坏,其实是不能容忍自己得到的爱太少。相反,一个人得到的爱越多,他就越容易宽容,首先是对自己宽容,既接受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 所以,我们如想追求永恒,须记住,永恒不是绝对的善。相反,永恒是容忍善与恶在自己心中的争斗。
一个人过去生命体验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会使人觉得没有在做自己。必须是自己主动参与,主动选择的。否则,再成功也总让自己觉得不舒服,想毁坏。如果你总是被选择,那么你就是不曾活过。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
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听上去很动听,还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能怨天尤人,不能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七个心理寓言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