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散文

作者:叔本华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27

顾文姬评分

5

35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叔本华散文内容简介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悲观主义与非理性冲动的主要阐释者,后世生命哲学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自称为康德的唯一继承人。以优美的文体描述但丁式的苦难世界观,以“艺术”为唯一摆脱意志束缚的“短暂的救星”。因受同代人冷遇而愤世嫉俗,但坚信自己所代表的真理会得到最后胜利。直到去世前几年,其哲学方为世界所重视。本书收录了其19篇散文,包括《自我思考》《论判断、批评、赞许与荣誉》《比方,譬喻和寓言》《关于可笑性原理》等。

购买《叔本华散文》

叔本华散文

叔本华散文 (德)叔本华,绿原 人民文学出版社

0 已售

¥31.8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点:大量的知识如未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其价值赶不上为量甚小,但却经过反复思考的知识。 (人也只知道他所熟思的东西)

叔本华散文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叔本华

叔本华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叔本华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