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内容简介
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家,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变换。哈佛学者、前美国驻华外交官陶涵的这本《蒋介石与现代中国》,通过近几年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以及一系列难得一见的档案,在历史还原到那个风雷激荡的年代,以第三方视角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政治家。他一方面敌视中共,却敬佩他们的纪律与效率;他多次受史迪威侮辱、冒犯,但训斥后便不再记恨;他年少时曾经风流,却对宋美龄情有独钟;他思念儿子却谨守家国分际,不愿用条件与斯大林换回蒋经国。他要求属下忠诚至上,却也会行径残暴,运用一些拙劣的外交手腕。本书是一本紧扣时代、贴近人物的蒋介石传记。不论你怎么看待蒋介石一生动荡岁月的功过,这本书里他的故事大有可观。
热门摘录
在周恩来的鼓励下,张建议成立西北反日政府,含纳中共及其他爱国(军阀)势力,打出“联张、反蒋、抗日”的口号。野心和爱国精神是少帅决定和蒋总司令反目。他建议由他本人领导这个反蒋联合政府,周立刻就同意。 然后,毛拍发贺电给少帅,恭维他是“国家抗日领袖”,赞扬他“惊天动地的举动”,表示和蒋已经无法达成妥协,暗示他应“坚决”处理蒋。
一九四八年底,蒋经国也负责把为数上千的北平故宫博物院珍藏,通过两艘海军船舰运到台湾。一九三一年日本占领东北之后,蒋介石下令将故宫珍藏装了一万九千多箱,先运到上海、转南京,再溯长江、过三峡而至重庆,藏在四川山区。一九四六年,它们回到南京,但迄未开箱。一九四九年一月,蒋经国又督导另外两次运载任务,连同这批珍藏的典藏人员一起送到基隆港。总计约有三千八百箱运到台湾,占全部珍藏的百分之二十二,但它们却是故宫收藏的精华。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