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艺术

作者:艾里希·弗洛姆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44

顾文姬评分

5

108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存在的艺术内容简介

我可以说:“如果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所有快乐,我就会很幸福。”我也可以说:“如果我达到了最佳的自我完善,我就会幸福。”——艾里希·弗洛姆《存在的艺术》的第一部分阐明了占有和存在这两种生存模式的本质,这两种存在模式占主导地位的结果都是为了人类的福祉,人类的全面人性化需要突破由占有为中心到以活动为中心,由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到团结和利他主义为中心。本书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实施这些步骤也许会对人性化有所帮助。开始讨论生活的艺术实践首先需要思考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最近的趋势毋庸置疑地表明,说一个人意识到自我、实现自我或发展自我,并不意味着增强人的主控力。总的来说,如今个人自恋越发增强,缺乏理性和爱的无能(弗洛姆认为这是倾向的特征)越发根深蒂固,因为自我意识为其提供了支撑。

实际上,如果一个人以拥有物品多寡来衡量生活的话,那么一切在他眼里都成了物品。问题不在于一个人是否拥有某物,而是一个人的内心是否拥有。不想拥有也是一种预设了拥有的态度。 …… 但每个人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快速测试自己,询问自己认为什么有价值,一旦失去这些重要的东西,会发生什么:他或她是否会因此方寸大乱,从此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如果一个人不再感到自我价值(内在自我),如果感到生活和工作都不再有价值,那么这个人是被占有倾向决定生活的意义:拥有不错的职业、听话的孩子、良好的关系,具有深刻的见解和更好的观点,等等。

爱、理性和生产的能力是一个人自身的心理力量,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成长至一定的深度。他们不能被消费、买卖或者像物品被拥有,只能实践,练习或进行冒险。与拥有物品不同,当它们消耗完了,就彻底用完了,而爱、理性和生产能力却会随着共享和使用不断增加。

存在的艺术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艾里希·弗洛姆

艾里希·弗洛姆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艾里希·弗洛姆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